巴贡水坝引发中央谈判博弈
砂政府拒蓄水争取更低电费?

经过16年曲折委婉的承建过程后,我国其中一项最具争议的霸级工程——巴贡水坝,终于宣告将在今年12月完工,但是纠缠着它的问题却还未解决。
目前砂州政府与中央政府似乎正展开一场博弈,要在巴贡水坝的电力谈判中取得优势。
一些人士担心,砂州政府迟迟不批准水坝开始蓄水,就是要以“拖字诀”作为谈判筹码,向中央政府争取更低的电费。
不过,负责管理与发展巴贡水坝的财政部独资子公司砂水利有限公司(Sarawak Hidro Bhd)却否认此说,并解释州政府是基于河流交通问题,而延迟发出蓄水准证。
砂州与中央属意价差别大
根据媒体报道,砂水利公司与砂州政府拥有的电力供应商——砂能源有限公司(Sarawak Energy Berhad)的购电谈判目前胶着,因为砂能源的属意电费是每千瓦小時(kWh)6至7仙,远远低于砂水利所预期的10至15仙,以平衡这项计划的超支成本。
此外,两家即将在砂拉越设立,成为主要购电者的炼铝厂,也希望以廉价购买电费。

Cahaya Mata Sarawak是由砂拉越首席部长泰益玛目家族所拥有的集团;GIIG Holdings则是本地著名富豪家赛莫达(Syed Mokhtar Al-Bukhary)所控制的公司。赛莫达是在前首相马哈迪掌政时期迅速崛起的企业家,曾获得许多政府工程合约。
若炼铝厂成功争取更低的电费,就能降低成本,提高利润。
砂政府欲低价购巴贡水坝

因此,当砂水利公开要求砂州政府尽快发出蓄水准证,以减少巴贡计划成本继续飙升的言论时,就引起市场揣测,砂州政府是否利用蓄水准证作为谈判筹码,要挟中央政府在购电谈判上妥协。
砂水利曾向媒体透露,巴贡水坝早在今年4月已符合蓄水的条件,同时已根据砂州内阁的决定,提呈承诺书给砂拉越公共事业部。
州政府至今依然未亮绿灯,但是中央政府拥有的时间却已经不多。
蒙受每月1千万额外成本
根据《星报》今年1月的报道就引述砂水利总经理陈永隆(译音Tan Yong Long),根据原定计划,水坝应该在去年11月就开始蓄水。
水坝的蓄水过程耗时7个月,才能达到最低运作水平以测试涡轮,之后才能发电出售。
砂水利董事经理祖基菲里(Zulkifle Othman)今日接受《当今大马》访问时指出,由于蓄水一再拖延,导致该公司将从明年6月或7月开始,承担每个月高达1000万令吉的额外成本,包括利息、维修以及其他营运成本。
“若我们获得批准,我们希望在今年10月开始蓄水,不过这还得胥视河流的水位。”
砂水利指蓄水无关购电
不过,他否认州政府以蓄水准证来争取更低的电费,“这与购电谈判无关”。
他补充,州政府需要调整现有的河流运输安排后才能批准蓄水,因为蓄水将影响拉让江的水流及水位,该河是砂拉越中部主要的运输管道。
“我们已经呈交他们所需要的资料,我们希望决定可以在8月杪出炉。”
砂水利也希望在今年杪完成与砂能源的购电谈判。
至截稿为止,《当今大马》尚无法取得州政府的回应。
纳税人已买单57.5亿
巴贡水坝的成本已从1986年政府宣布计划的24亿令吉,飙升至今年12月完工时的73亿令吉。
纳税人是这项计划的最大金主,因为计划的主要资金是向雇员公积金局(EPF)与公务员退休基金局(KWAP)借贷,目前的贷款已达到57.5亿令吉。
若这项计划的成本因为延迟蓄水而继续超支,国阵中央政府将面对反对党的严厉攻势。
事实上,官联公司森那美已成为这项计划成本超支的首名受害者,蒙受超过10亿令吉的亏损,甚至导致其首席执行员被迫提早“离职”。该公司是巴贡水坝工程的其中一家主要承包商。
若中央政府为了“止血”而在购电谈判上妥协,它可能会面对另一场危机,就是无法平衡73亿令吉的工程成本。自从计划频频传出超支的消息后,接管计划的中央政府是否能达到收支平衡,一直都备受质疑。
这两大政治势力如何达致协议,水坝何时开始发电,将决定人民数十亿令吉的血汗钱,是否又再次被政府投入一个白象计划。
资料来源: http://www.malaysiakini.com/news/140026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